0
分享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1-12-09 10:23:56 浏览:8770次 【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运用悬想手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


作品原文


涉江采芙蓉⑴,兰泽多芳草⑵。

采之欲遗谁⑶,所思在远道⑷。

还顾望旧乡⑸,长路漫浩浩⑹。

同心而离居⑺,忧伤以终老⑻。



词句注释

⑴芙蓉:荷花的别名。

⑵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芳草:这里指兰草。

⑶遗(wèi):赠予。

⑷所思:所思念的人。远道:犹言“远方”,遥远的地方。

⑸还顾:回顾,回头看。旧乡:故乡。

⑹漫浩浩:犹“漫漫浩浩”,这里用以形容路途的广阔无边。漫,路长貌。浩浩,水流貌。

⑺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这里是说夫妇感情的融洽。

⑻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白话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创作背景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于是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此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整体赏析


此诗开篇之“涉江采芙蓉”的人,有人认为是离乡的游子(即思妇的丈夫);但有人反对这种观点,理由是游子求宦在外,或者因别的原因,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因此,有人认为“涉江采芙蓉”者是在江南家乡的思妇(即妻子)。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歌中的“芙蓉”(荷花)往往谐“夫容”之音,即丈夫的面容。所以,“涉江采芙蓉”的人当为思妇。“兰泽多芳草”,是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蕙草,发出阵阵幽香。这里是以花喻人,因此,除了说兰泽多芳草外,也暗示了说兰泽有很多美女。这与《乐府诗集·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景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思妇思念丈夫,而丈夫正远在天涯。她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送给自己想念的远方的人。可以说,思妇采莲,真有《乐府诗集·江南》中的“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快乐。采莲是快乐的,而女子却是忧伤的。这里,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

接着两句空间发生了突然转换,视角发生了变化,不写自己,而写身在“远道”的丈夫:“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也许就是一种心灵的感应。上面两句写思妇还在思夫的时候,诗歌就转换了视角,写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这样的写法就是一种“悬想”的方法,即不写此处写彼处。杜甫的《月夜》就是这样的写法。杜甫不写自己想念妻儿,而写妻子想念自己,这样就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游子回家的希望渺茫,因而思念妻子的情感更为强烈。

诗歌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如果从游子的角度看,是在悬想的境界中发出,不但表现出一种无奈,更表现出了对“同心而离居”的妻子的思念。如果从妻子的角度看,表现出了对丈夫爱的坚强决心。即使丈夫不回家,即使想念的“衣带渐宽”也“终不悔”,爱到老死也心甘情愿。可以说,这样的结尾明白晓畅,表现出这对夫妻同心离居的痛苦与无奈中那爱的决心。


全部评论(0)
  • 五绝/陋居付福运小院心无事,陋居人自然。春来春又去,知我最山泉。

    付福运浏览:4147次 评论:0
    2022-03-26 08:33
  • 深秋暖枯荣更迭秋意绵夕阳深处古城寒垂柳泼绿丝路上一排胡杨又参天 壬寅霜降,街亭山雨。

    风临雨岸浏览:546次 评论:0
    2022-11-24 00:05
  • 《临秋》时间的流苏颤抖在我的眼角秋的风景藏在了远处的雾里南归的孤雁从零乱的悲鸣声中重复着眷恋的季节古道边的长亭与我同样望穿着秋水绿的世界已经颓废岁月的画笔开始了渲染而独钓江雪的渔翁无多几日就能撑起沉睡..

    风临雨岸浏览:944次 评论:0
    2022-07-20 21:50
  • 七绝 棋(平水平起六麻)文/南国栋(憨豆)甘肃越宫过斗动争伐,悦色温颜笑脸花。烽火硝烟生汉界,中原逐鹿谓谁家。2022.8.31于秦安

    南国栋(憨豆)浏览:663次 评论:0
    2022-11-24 23:31
  • 五律/葫芦河夏日游付福运翠柏初阳道,临风陇水洲。金鳞催气爽,乳燕恋人游。南北飞车去,东西望岭收。小城多古事,此境更迟留。

    付福运浏览:1016次 评论:0
    2022-07-04 00:05
  • 眼儿媚/春思(新韵)文/知音情怀 惊梦东风扮家园,彩笔绘娇颜。桃红柳绿,莺黄燕紫,水碧天蓝。 知谁眉锁高岗上,千里念君还。秋波过处,春烟漫卷,白浪腾翻。..

    知音情怀浏览:6766次 评论:0
    2022-03-17 23:26
  • 晴起来了天空这么蓝蓝得山坡上竖起耳朵的村庄似乎放松了警惕一山的桃花还藏在枝头静静地等着藏在虚空中的雨水有一天会忍不住落下来

    仙岭渔父浏览:9391次 评论:0
    2022-05-26 00:13
  • 七律 醉春梦(平水仄起二萧) 南国栋(憨豆)寒室枕戈尝旦晓,曾经诗剑竞身腰,踌躇千里风尘气,踯躅三思马啸萧。还尽杜康烦恼起,欲歌大雅雪封桥,不知年华和春老,醉中莺声似近遥。 2022.3.22于兰..

    南国栋(憨豆)浏览:1397次 评论:0
    2022-03-27 19:03
  • 青年北路的银杏树叶子已经泛黄了那一枚随风飘到长安落地生根的“兄长”你可安好!(2018.10.26)想念恩师白尚礼文/郭明祥叫一声恩师啊十三朝古都怎么没有天水一片叶黄风袭翠竹,菊花正香伫立古城墙上把南郭寺遥望星..

    郭明祥浏览:4766次 评论:0
    2020-12-28 13:05
  • 浣溪沙/秋叶文/知音情怀叶到深秋绿转黄,缤纷彩绚织霞裳。西风一过蝶飞扬。莫道和春妆翠色,也曾炎夏送清凉。魂归大地溢芬芳。

    知音情怀浏览:1947次 评论:0
    2021-11-08 20:20
  • 七律.喜乘高铁付福运飞车似箭桥如弓,万里穿行浩气雄。暮雨晨风追白日,江南塞北贯长虹。杯茶未饮千山越,汉月俄惊一路通。海角天涯遥不再,须臾故友酒相逢。..

    付福运浏览:1463次 评论:0
    2022-11-21 00:40
  • 又是一年三月三文/知音情怀又是一年三月三,再见风筝飞满天。犹记儿时小伙伴,你追我赶不得闲。蜈蚣走走又翻山,海鸥飞飞入云端。燕舞莺歌绿柳上,龙争虎斗苍穹间。岁月如流影如烟,往事依稀魂梦牵。童心一片真情在..

    知音情怀浏览:1318次 评论:0
    2022-04-03 23:11
  • 雨水赋文/郭明祥渭水皱颜起冰融春风轻佻解花裙南岸云雁翔北去雨润竹林拔节声

    郭明祥浏览:3530次 评论:0
    2021-02-28 11:17
  • 疫中吟打油文/萍缘宅家抗疫有何愁,大小事随醒睡休。剩尔南山风景好,风中红叶雁来秋。

    萍缘堂诗画浏览:632次 评论:0
    2022-11-24 22:47
  • 七绝两首/读"仓央嘉措"有感文/知音情怀一雪域清威一大王,何如俗世美情郎?可怜不晓幽宫险,烈火终将爱恋殇。二不缘位重享荣光,只恋红尘缱绻长。前世若无因果定,今生何苦意难忘?..

    知音情怀浏览:2541次 评论:0
    2022-03-17 23:38
作者专栏
  • 12231

    注册时间:2023-08-29 21:23

  • 119119

    注册时间:2023-08-28 17:01

  • 18890283633

    注册时间:2023-08-18 18:22

  • 舒翠好可爱

    注册时间:2023-07-14 12:55

  • liuy

    注册时间:2023-04-13 17:11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