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分享
以“射箭”之学问,探“成才”之秘诀
2021-11-05 14:33:13 浏览:6055次 【

以“射箭”之学问,探“成才”之秘诀

文/知音情怀

  

  一提起射箭,想必不少人都会不屑一顾:“这射箭嘛有什么好射的?只需弯弓搭箭,瞄准目标,拉而射之,可矣!”却殊不知,这看似简单的射箭,里面其实是大有学问的。且不说射不中目标会浪费“箭”力资源,严重者还会暴露“我”之目标,弄巧成拙,损失大矣!故曰:“不射则罢,射则必准,方是正理!”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在古代研究“射箭”之学问的名家大儒中,西汉的哲学家杨雄无疑是最有见地者之一,他不仅寥寥数语说出了“射箭”中的“学问”,而且将看似寻常的“射箭”与人之“成才”有机地结合起来,道出了二者的相似之处。他认为:打造一张好“弓”乃是射准箭的基础。只有具备深厚的人生“修为”才能成就一张“良弓”、“劲弓”;端正人生的“初衷”与“初心”,才能迸发出一枝枝呼啸而出、直指目标的利箭;将理想之“义”作为人生正确的奋斗目标,并亲历亲为,方能达到“取义”、实现人生远大理想之“目的”。

  这看似简单的“射箭”竟有着如此高深之“学问”,那么个人的成长、事业的成功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更不例外。在此,我们不妨以“射箭”之学问,探“成才”之秘诀,写“大我”之人生。

  历史上,那些为了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之“大义”者,不仅倾其一生之力锻造人生之“弓”,而且不惜牺牲个人之“箭”乃至性命,也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1936年冬,已在赣南坚持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的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在生命悬于一线之际,他仍未忘国忧,以诗明志,写下了感天动地的《梅岭三章》,誓与梅山共存亡!

    “毕生心血为谁人,沃土躬耕六秩春。喜看稻田千道浪,追风逐梦慰君心。”英雄不分年代,细数就在身边。看,刚刚离我们而去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数十年如一日,躬耕稻田,夙兴夜寐,殚精竭虑,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为祖国和人民乃至全人类的“温饱”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临终前仍念念不忘他心中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多么高尚的革命情操,多么坚定的革命信念,多么深厚的家国情怀!

  其实,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视死如归的陈毅,还是和平年代执着寻梦的袁隆平,抑或是在我们身边那一个个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的人生之“的”都立得何其明确,人生之“弓”拉得何其圆满,人生之“箭”磨得何其锐利!如此,方不负宝贵生命,不负美好年华。

  生命只有一次,青春更是短暂。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打造好人生这张基础之“弓”,锋利人生之“箭”。“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因拼搏而闪光。广大青年朋友不仅要勤奋学习,丰富学识,掌握技能,更要提升素养,修炼品德,锤炼身心,磨炼意志,铸就深厚的人生“修为”,打好坚实的成才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广大青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青年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到实践中去学,尤其要在感悟新时代、紧跟新时代、引领新时代的人生新际遇中,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材、栋梁之材。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选好人生坐标,瞄准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这一伟大而又崇高的使命之“的”,人生之“义”,敢于担当,勇于奋斗,勤于创新,努力做为新时代所需要的使命担当者和祖国建设者。在中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新时代中,在我们即将迎来百年建党之际,深刻认识自身所面临的时代际遇和历史责任,并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胸怀千秋伟业,不计一时得失,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让青春因奉献而厚重。青年朋友“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从而不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和民族重托,不断将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推向前进,与此同时,也才能书写自己壮丽的人生篇章。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拼搏的青春最精彩,奉献的青春最崇高!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共勉吧!

    

   2021年6月9日

后记: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亿万人的神经。尤其是那些家有考生的家长朋友们,更是牵系着有关高考的一举一动。2021年高考已尘埃落定,在所有的考试科目中,语文科目中的作文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

   今年甘肃省的高考试卷采用的是全国乙卷(原全国二卷),作文连续三年不回避社会热点、焦点、亮点,不回避年度重大主题,重在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新风尚,传递正能量,尤其突出了青年一代在新时代大潮中的定位与责任,使命与担当。今年的作文,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大多围绕建党百年这一重大题材,旗帜鲜明地彰显时代主题,号召青年一代积极投身于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想必今年的作文命题已在许多考生和老师的意料之中。今年的全国高考乙卷作文仍然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但有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至于作文的命题特点、角度选择、写作方向、主题确定、材料组织、结构布局、语言运用等在此不必多说,相关的专家解读网上已经很多、很全面,也很到位,想必大家看的也不少。在此,仅出于个人喜好,斗胆试写下水文,在鲁班面前班门弄斧一下,或者说抛砖引玉,期待见到更多下水佳作,如此而已!何况笔者既非中学语文教师,更非高三一线教师,所言难免前言不搭后语,实感诚惶诚恐、不自量力耳!

   诚然,现场作文显然不同于场外作文,何况还是高考考场。它不仅有时间的限制,考场气氛也是紧张异常。既不允许有过多的构思,也不允许打草稿,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作文前相关的准备工作往往就在也只能在三五分钟之内快速确定。更重要的是行文当一次性完成,而且写作时也不能有太多的修改。否则,那眼花缭乱的修改符号会让阅卷老师觉得你的卷面不够整洁,在先看“脸面”、再看“心地”的阅卷现场(有点像男女谈对象时第一次见面之感觉),会让你丢掉不少的“印象分”。

   总之,场内场外不同天,说来容易做来难。今日同一高考卷,明朝各自翻新篇!在此,也祝普天下的所有考生们金榜题名,梦想成真!

    

               2021年6月10日


标签云: 射箭 学问 成才
全部评论(0)
  • 说明 八运初,未山丑向同一方来山来水,同一方山向,同葬一片平田中,一家发富贵,一家伤丁破财。东边坟,穴堂距龙山稍远,前后明堂,明亮通气。南面山空处,山后有之玄环形路水,远看可见,近则不见。坟前空阔,并..

    萍缘堂诗画浏览:1660次 评论:0
    2022-06-27 22:05
  • 岁月如梭,我们6个人同在一个屋檐下,转眼已有三载。毕业在即,实在想不出送他们什么礼物,只能以拙笔,勾勒6幅素描。自神舟5号发射成功后,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一个英文名字,还是让我由大到小介绍一下吧!JOJo,她..

    幸福小猪浏览:1014次 评论:1
    2022-04-12 23:51
  • 住宅环境与门路风水萍缘风水笔记当代农村旧式阳宅,仍大量存在,建造方面的一些避忌,今于前人阳宅风水论著中,摘录数则并加以简单说明,将不合时宜的部分,予以刪除。一,住宅左边为青龙,宜山宜水。右边为白虎,宜..

    萍缘堂诗画浏览:659次 评论:0
    2022-11-24 22:48
  • 最近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类的第六感觉是在磁场中诞生。但人类对这种第六感觉甚微,美国科学用法第茏理论证实验了这一现象的存在。最早科学家们发观飞鸟鱼虫靠的是磁场引力导航,例如,蜜蜂,鸟,水中鱼类。而我们人的第..

    郭明祥浏览:3035次 评论:0
    2021-01-12 21:32
  • 今年8月,魏宗老师说他得了个奖,颁奖仪式将于十月中旬在江苏南通举行,他很想去看看。关于魏老师其人其作品,我曾写过王 托 弟 | 秦 安 儿 童 诗 作 家 魏 宗 (魏 双 宗) 老 师一文,大家可以参阅,在此不再赘述..

    王托弟浏览:594次 评论:0
    2023-02-12 23:16
  • 世间青莲,李海红用棉絮解读禅韵文/郭明祥2013年李海红创立中国棉絮画海红艺术工作室。现任中国陕西新丝路企业发展促进会棉絮画研究会会长、中外名人书画院研究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炎黄画院院士。棉絮画第..

    郭明祥浏览:910次 评论:0
    2022-11-18 21:40
  • 希望有一次聚会刘志平思念是一种无声的心语,是一种默默的牵挂。同学之间的思念,更是一种温馨的回忆,更是一种美好的情愫。忙忙碌碌的时光里,青春犹如一阵轻风,来不及挥手,早已落下了帷幕。然而,几十年以后的老..

    相思赋予谁浏览:1080次 评论:0
    2022-04-02 23:07
  • 写在年初岁尾,并致巜山柳文苑》陆东江虎啸南山归旧林,兔跃东坡出晓晴。朔风掩卷的时候,我不慎 夹在日子中间,成了一枚小小的书签。昨天己成为回忆,明天正等待阅读。春花秋实又一年,忆往昔,披着星星下地,背着..

    山柳浏览:452次 评论:0
    2022-12-18 22:21
  • 春风送暖,金牛贺岁。很开心,栖息地在大家的陪伴下,又走过了一年。值此佳节之际,先衷心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喜乐安康,好运连连!自2015年6月始,栖息地在大家的陪伴下走过了六个年头,期间向大家推送了..

    王托弟浏览:842次 评论:0
    2022-08-30 23:53
  • 火对人类有着巨大的贡献。古人发明用火,是第一次能源的发现,从此结束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掌握熟食。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繁衍的大事。没有文字以前,历史流传只靠传说。我国构木为巢的有巢氏,有驯养野兽..

    admin浏览:1176次 评论:0
    2020-04-10 15:17
  • 上海,我知道,我和它的缘分很深。不是因为别的,只因小姨一家人在这座城市定居。和小姨一家人多年未见。他们在上海,我在北京,各自埋头于生计,无暇或者没条件顾及远在它城的亲戚。这几年,我在北京,小姨一家人在..

    王托弟浏览:858次 评论:0
    2022-08-08 22:50
  • 【编者荐语】热心文友王琴敏老师说:“ 桑聚宗老师对每一篇习作的评语都令人好感动。一个人能持之以恒,坚持认真品读每一篇文章,并做出精准、详细、真诚的点评,确实不易,这是对每一位作者的鼓励与支持。赠人玫瑰..

    依梦琴飞浏览:753次 评论:0
    2022-11-07 22:18
  • 【编者荐语】 冯茂林老师曾说:“桑聚宗老师是莲花人,喜欢阅读,善于写作。办事干练,信守承诺。他坚持原则,自信但绝不自负。他有自己的处世原则和做人底线。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办到,还要办好,他不喜欢别人在..

    依梦琴飞浏览:668次 评论:0
    2022-11-30 23:58
作者专栏
  • 12231

    注册时间:2023-08-29 21:23

  • 119119

    注册时间:2023-08-28 17:01

  • 18890283633

    注册时间:2023-08-18 18:22

  • 舒翠好可爱

    注册时间:2023-07-14 12:55

  • liuy

    注册时间:2023-04-13 17:11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