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儿 永 系泥土
——简评魏宗儿童诗歌创作
大地湾文学月报社社长/赵三娃
“我愿做一个平凡的人,可不愿意平庸一生。”这是魏宗老师与我深夜促谈时给我上的第一堂印象课。
正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刘育贤先生在以《爱心童心诗心》为题为魏宗诗集《阳光下的花朵》作序中提到的,魏宗老师的爱心已由对天地日月、山川河流而远播到大江南北的祖国未来之花朵的身上,这便产生了《妈妈的微笑》、《爱的升华》、《大山,我儿时的摇篮》等诗作,充分展示一位教师的高尚职业道德,也展示了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创新观念,与其说他是一位有爱心的诗人,不如讲他是新时期光荣教师的代表,是新时期职业道德教育的典范。
汪晓军也曾在《甘肃日报》上以《童心映亮醒着的眼睛》为题道出魏老师童心之真、善、美,启迪我们应像他一样修炼童心,从发现和表现童心世界的真善美出发,引导儿童了解和认识社会人生、天地万物,启发儿童对社会人生的情感关注、思悟体验和精神向往。
天水日报社的王若冰在品味魏宗诗作时一再强调,魏宗的成功之处在于以儿童为阅读对象,以富有灵性的笔调,让孩子认识到周围世界的美妙,能滋润孩子的心田,让人始终陶醉于他诗作的纯真之美。
拜读魏宗老师的诗集和近作的数百首诗后,让我真正领悟他的创作之动力、创作之精神——童心、爱心、诗心的结合使他变得像一位有超凡本领的“老玩童”,引领着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也正如《根》中所写道的:“心儿永系着泥土/从不把心思吐露/任他人说三道四/你恪守的信念如故——为了红花绿叶金果/甘愿深深地埋没/埋没也是一种幸福”。魏宗先生已超脱世俗的尘劳,已进入了一个儿童诗歌创作的圣地。此刻的他已完全进入了心灵智慧的大门,去追求属于自己、社会和周围世界的精彩人生。
鲁迅先生曾说过:“要培养天才,必先产生培植的泥土。”魏宗先生正将心系这片纯净至善之泥土,培养祖国之花朵!他虽然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市作家协会会员,已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28年,曾获省、市“园丁奖”,发表儿歌儿童诗近500余首,出专著《阳光下的花朵》(该书荣获甘肃首届“黄河文学奖”)一部的“老修”,特别是在2006年全国“新童谣、儿童诗歌、儿童歌曲”评选活动中,魏宗的儿童诗歌荣获一等奖。但是他并未因此而停止他的理想与追求。让我们一起同他去领悟、体验和赞美纯洁的童心,并追随他为教育事业而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